洗姜廢水處理方法
洗姜廢水處理工藝選擇:
洗姜廢水一般需要設置預處理沉淀池,沉淀水中泥沙物質,減輕后續(xù)對設備的磨損和后續(xù)處理的負擔。同時針對洗姜廢水中動植物油含量高的實際情況,尚水源公司推薦使用預處理+絮凝沉降+厭氧+生化處理方式進行污水處理,處理后的部分污水可最回用水,對含有泥沙的生姜進行清洗
洗姜廢水生物處理采用厭氧法、好氧法、厭氧-好氧結合法等多種處理方法,這些方法對CODcr、BOD5均有不同程度的削減。根據(jù)同類廢水處理方案的實例,同時也考慮到工程投資、運行費用、工藝的穩(wěn)定性等多方面的原因,決定采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的處理工藝。
(1)水解酸化法
水解酸化主要用于有機物濃度較高、SS較高的廢水處理工藝,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工藝。水中有機物為復雜結構時,水解酸化菌利用H2O電離的H+和-OH將有機物分子中的C-C打開,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將長鏈水解為短鏈、支鏈成直鏈、環(huán)狀結構成直鏈或支鏈,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水中SS高時,水解菌通過胞外粘膜將其捕捉,用外酶水解成分子斷片再進入胞內(nèi)代謝,不完全的代謝可以使SS成為溶解性有機物,使出水變清澈。這其間水解菌利用了水解斷鍵的有機物中共價鍵能量完成了生命的活動形式。水解酸化的作用原理是通過兼氧的水解、酸化微生物高效分解好氧條件下難以降解的有機物,通過廢水B/C的提高,以利于后續(xù)的好氧生物處理的高效運行。
水解酸化摒棄了厭氧消化過程中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十分苛刻、微生物增殖緩慢的產(chǎn)甲烷階段。使厭氧處理裝置的容積大大減小,同時省去了氣體回收利用系統(tǒng)。采用這一流程,能較好解決SS的問題,另一方面好氧段產(chǎn)生的剩余污泥全部或部回流到厭氧段,由于厭氧段有足夠長的生物固體停留時間,污泥可在厭氧段進行徹底的厭氧消化,從而使剩余污泥在循環(huán)過程中全部分解為H2O和CO2,整個系統(tǒng)達到自身的污泥平衡,少排或不排污泥,有效地解決廢水污泥的問題,同時還能起到生物脫氮的作用。
(2)接觸氧化法
接觸氧化法是以附著在載體(俗稱填料)上的生物膜為主,凈化有機廢水的一種高效水處理工藝。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yōu)點。在可生化條件下,不論應用于工業(yè)廢水還是養(yǎng)殖廢水、生活廢水的處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該工藝因具有高效節(jié)能、占地面積小、耐沖擊負荷、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yè)的廢水處理系統(tǒng)。
生物處理是經(jīng)過物化處理后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整個循環(huán)流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里氨/氮、亞硝酸、硝酸鹽、硫化氰等有害物質都將得到去除,對以后流程中水質的進一步處理將起到關鍵作用。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nèi)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廢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nèi)廢水處于流動狀態(tài),以保證廢水與廢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廢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
該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風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chǎn)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洗姜廢水處理工藝特點:
(1)洗姜廢水處理工藝針對水質特點選擇技術先進、運行穩(wěn)定、投資和處理成本合理的處理工藝技術。
(2)承受沖擊負荷能力較強,對水質變化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出水水質波動小,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有效降解污染物,出水水質穩(wěn)定并能確保達標排放。
(3)由于采用了生化系統(tǒng)作為主要處理手段,自動化程度高,便于管理,操作簡便,運行費用低,系統(tǒng)穩(wěn)定可靠。
(4)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二次污染的防治,妥善處置廢水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的污泥,設備耐腐蝕,噪聲達標,以避免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負面影響。
(5)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占地面積,基建投資及日常運行費用低,主要處理設施建在地下,不影響廠區(qū)的美化和綠化等。